佛子行三十七頌釋要(一)

壽豐上師

佛子行三十七頌釋要(一)

壹、序分

一、歸敬頌

南無觀世音菩薩

雖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
上師觀自在尊前 恒以三業恭敬禮

 

二、發起頌 – 造頌因緣

正等覺佛利樂源 從修正法而出生
修法復依明行要 故當宣說佛子行

 

貳、正宗分

一、前行(1-7 頌)

1. 暇滿人身具義聞思修

此生幸得暇滿船 自他須渡生死海
故於晝夜不空過 聞思修是佛子行

如果搭不上暇滿人身這艘船,就永遠都無法渡過輪迴的大苦海。所以獲得人身是多麼難得的機會!一旦得到的時候,須要日、夜不分,精進的聞、思、修,這就叫佛子行。

 

2. 離棄三毒根源之家鄉

貪愛親方如水動 瞋憎怨方似火燃
癡昧取捨猶黑暗 離家鄉是佛子行

對親友的貪欲如滾滾洪水般,對怨敵、冤家的瞋恨如熊熊的烈火燃燒起來。貪跟瞋在一起以後,癡自然就有了。

癡就是對善業不精進,不清楚如何斷除惡業,或是忘記了如何取捨的智慧,就像處在黑暗中,什麼都搞不清楚。

修行人如果在自己的家鄉久留的話,親友多,相對的冤家、怨敵也多。所以,一定要離開故鄉,雲遊四海才是佛子行。

 

3. 遠惡境依靜處功德源

遠惡境故惑漸減 離散亂故善自增
心澄於法起定見 依靜處是佛子行

惡境就是指不好的環境、不好的地方。離開的話,煩惱就會漸漸的少。

一切散亂的原因大都來自滑手機、看電視、玩電腦、玩網路……等等。這些都在浪費你的時間,使你的修行沒辦法增進。所以離開了惡劣的環境以及剝奪時間的一些遊戲以後,你的心情、精神將會清爽,對佛法的信心就會增加。所以,一定要依靜處(住在無人之處),離開煩惱的地方。

現代的煩惱,就是指手機、電話通訊、電視、網路……等等。所以也不一定說要住山洞裡面。只要你家完全沒有裝這些線路的話,那就算是無人之處。這樣才有比較多的時間修學佛法,這個就是佛子行。

 

4. 觀諸法無常捨現世心

常伴親友還離別 勤聚財物終棄捐
識客且遺身捨去 捨現世心佛子行

感覺相處在一起很久的親友,好像永遠都不會分離。但即使感情非常深厚,離開一分鐘彼此都會互相想念對方的那種親友,也是會分離的。

我們付出所有的時間,不顧生命、不顧健康、不顧家人、不顧父母,辛辛苦苦所賺的錢,也是生不帶來,死帶不去。

身體是個客房,靈魂是個客人,客棧裡面客人進進出出,沒有人會把客棧長期當做住家嘛。

 

我們就只是經過而已。在五蘊具足的這個殼子裡面,靈魂就只是一個過客,不是永久的存在。所以這輩子對過客的客棧不要有太過份的要求,也不要想太多,只要可以遮陽、擋雨、遮風就可以。知道只是過客的話,就不會要求太多,不會像自己家一樣,要求這個,要求那個,這就是佛子行。

 

5. 遠離違緣三毒之惡友

伴彼若使三毒長 並壞聞思修作業
能轉慈悲令喪失 遠惡友是佛子行

跟貪執重的人在一起,就會喜歡玩這個,喜歡玩那個;跟瞋火旺盛的人在一起,就會受他氣,愛生氣;跟愚癡的人在一起,每次頭腦都是憨憨的。所以不管是誰,只要跟這些人在一起,就會增加貪瞋癡,聞、思、修三學漸漸的衰退,慈悲喜捨也都毀滅了,這些人都是壞朋友,所以永遠都要遠離,這也是佛子行。

 

6. 依止順緣解脫之善識

依彼若令惡漸盡 功德猶如初月增
則較自身尤愛重 依善知識佛子行

能夠依止他的話,所有的過患、錯誤、缺失都漸漸的減少;相對的,功德、優點或是佛教講的戒定慧,世間法講的仁義道德等等,都如上弦月般的增長。這種人是誰呢?是善知識。因此對善知識的珍惜,要遠遠超過對自己生命的珍貴和珍惜,這就是佛子行。

 

7. 皈依三寶佛教之入門

自身仍陷生死獄 世間神等能救誰
故於依止不虛者 皈依三寶佛子行

我們人間講的天龍八部、地神、山神、水神、樹神等等各種的神鬼,他們跟我們的差別只是他們比較厲害一點,他們有神通,住的地方高一點,而我們沒有神通,住低一點的地方,有可能就只是這樣的差別而已。兩者終究都在輪迴裡面,誰也救不了誰。

就像你、我都在監獄裡,你也救不了我,我也救不了你,兩個都不自在,誰也沒辦法。或是說他今天吃飽一點,我今天吃少一點而已,反正明天兩個人一樣都是沒得吃。所以世間天神等等,都還不是究竟的皈依處,也不是可以信任的,因為他們自己都還在輪迴中沉淪。

 

那麼究竟誰是無欺的呢?是可以相信他的話,不會被欺騙呢?那就是佛寶、法寶、僧寶。

什麼是佛呢?十全十美,消除所有的障礙、圓滿所有的智慧的象徵就叫佛。那法呢?證悟的佛所講的證法以及教法。證法就是證悟的法,教法就是所教導的法。僧呢?就是出家眾。有出世間法的思想存在,就叫僧寶。能夠皈依三寶,就是正確的佛子行。

 

師 壽豐說
徒展弘、慧貞、慧玲、信發恭錄
2012/03/25-26

摘錄自《大界神幻》第九期
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講記

རྒྱལ་སྲས་ལག་ལེན་སོ་བདུན་མ་བཞུགས་སོ།
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釋要系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