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親平等 成佛之要

怨親平等 成佛之要

怨親平等 成佛之要

修行佛法永不離怨、親

頂果法王曾經說過:「今天能不能成佛,就看怨、親度得怎麼樣。今天把怨、親度得好,今天就成佛;怨、親沒度好,再怎麼修道還是沒什麼用。」

一切眾生都包含在怨、親裡面, 搞清楚怨、親兩個字以後,可以說你的修行已經成佛成一半了。

修了半天,還搞不清楚怨、親,那表示還沒修到什麼地步。

 

台灣很多佛教道場每天都在辦消災,消完災,好像怨親都離開了,就一切吉祥如意,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。

怨、親永遠都不能離開,怨、親越多, 修行的機會就越多。

怨親是要得度的、 要降伏的,怨、親兩個度化好,一切眾生就度得差不多了。

 

無怨不起瞋,無法修忍辱
無親不起貪,無法修慈悲

今天沒有這個怨,你也修行不了佛法 ; 今天沒有這個親,也修行不了佛法,為什麼?

沒有怨的話,你不會起瞋恨;不會起瞋恨的話,沒有辦法修忍辱。

沒有這個親的話,你起不了貪;貪不了的話,你就修不了慈悲。

 

我們眾生都有貪瞋癡,表面上大家好像脾氣很好、個性很好,但是貪瞋痴是隱藏在心裡。修行佛法就是要把貪瞋癡全部挖出來研究、面對,如果永遠一直隱藏,有一天爆炸了,就沒辦法救。

 

讓你生氣或快樂的人叫怨、親

有辦法讓你快樂的人,就叫親家;天天在你身邊,讓你生氣、討厭的那個人,就是你的怨家。

怨親債主不是寫在超度牌位上的那些名字,而是活著的。早上起來看得到、晚上睡前也看得到,每天都跟你在一起的那個人, 叫怨親債主,其他沒有什麼怨、親。

要度眾生,就是先度好每天跟你在一 起的人。所以,最需要度的人,就是你所有的家人。去度跟你不相關的非洲人、外國人,並不是很需要。

 

怨、親是助緣,可以修悲、慈

怨也是修行的助緣,可以修悲;親也是修行的助緣,可以修慈。兩者皆可修習菩提心。如果想成是障礙的話,哪裡來的菩提心?

慈悲修得好, 不要說遇到小事情,即使是生死的大事情也不會受影響,不會讓情緒失控。所以慈悲心修得好不好,由這邊就可以看出。

我們不能自以爲修得很好就可以帶過去,相反的,對自己的貪瞋癡都要非常的謹慎。

 

怨、親是同一個人

很多人腦袋裡面有一個永久的想法:「怨就是永久的怨,親就是永久的親。」其實也不一定。

早上夫妻兩個很高興叫親家,下午開始吵起來,就變成怨家,所以這個怨、親都是變來變去的,沒有所謂的這一幫人叫怨家,那一幫人叫親家。

同一個人有時候變怨家,有時候變親家,所以怨、親永遠都是同一個人,不是兩個人,知道這點很重要。

 

怨親不定,執著要輕

我們對親的愛太執著,對怨的恨又放不下。有愛就有恨,有恨就有愛,愛恨是同時升起。

對怨、親有很大的失望或希望,都是很自私的,輪迴就是這樣來的。

情放得越深,怨恨得越深;怨恨得越深,最後又變親得越深。不知道這個道理的情況下,怨親是很好笑的一件事情。

怨親的角色是同一個人去扮演的,而不是兩個人去演的。

知道了怨親不定以後,對怨親的執著要輕一點。

 

怨、親是善知識
是師父,也是老師

其實怨、親是善知識,是師父,也是老師。

今天你們會進入佛門,也是因為有這個怨、親存在,才讓你們進入佛門。

我們的個性能不能被磨練,就要看怨、親;是否增長智慧,也是看對怨、親怎麼處理;會不會消業障,也是看會不會處理怨、親。會處理的話,就是消業障,而且消得很好。

 

對怨、親要用慈悲和智慧來對待

修行佛法絕不允許離開怨、親,對怨、親需要用慈悲和智慧來對待。

能跟怨、親相處得很好,才是修得很好;跟怨、親都攪和不來,那這個人是沒辦法修行了。

 

我們就是對怨的弊和親的利,得失心太重,又想不開,才會活得很苦。真的離開怨與親的得失以後,就成佛了。

所以要學菩薩的大愛無私、無分別、無怨親。

對眾生有愛,才有辦法成佛。沒有眾生,要愛誰?怎麼成佛?

所以成佛是離不開眾生的,沒有眾生就沒有佛。

成佛以後,只是自己的怨親離開而已,他人的怨親還是在。因此佛的慈悲永遠都是存在,佛的精神還是存在我們這麼劣根性的眾生中。

 

人道成,然後佛道成

人道成,然後佛道成。修行不能離開怨、親。

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,當初他們從凡夫眾生開始入門學習佛法,到當菩薩的時候,都是跟眾生攪和在一起,從沒有離開眾生遠遠的修行。成佛之後,佛也沒有離開我們,而眾生更黏著他、想著他。

佛菩薩絕不是跟眾生攪和,然後被眾生拉走了,而是攪和後,混熟了,再找個機會把他帶回來。

所以,我們對六道眾生不能有怨親的分別,有怨親才能長養慈悲,成就佛道。大家要以慈悲的心來對待,這些都是我們學佛人基本的觀念。

 

有情有義才有輪迴,無情無義才能怨親平等。但未成佛前,有相福德要做,還是要有情有義。於己慈、於他悲,平等不在意,如此才能破除我執,饒益有情。

 

整理自 2010 年 秋竹仁波切 台北、台中、高雄開示

大界神幻第 4 期 PDF 檔下載

佛子行三十七頌系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