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獅子吼廣說如來藏》略釋 09

Choktrul20201025

《獅子吼廣說如來藏》略釋 09

 

『所以凡是承許無變法界是佛性,首先當須認識所謂的法界是某施設處——真實勝義二諦大雙運極無所住中觀義。

倘若未能認識其本性而僅僅將彼許為相似勝義(單空),則猶如將見到的林中群猴錯認為三十三天的天人般,執非法界為法界而且承許是成佛的種性,及緣彼者修持般若波羅密多,以及承許彼為自性身的因等,成立如是所安立的一切是大乘的仿造道,般若等經中也如此宣說。』

 

其實這裡面的文字都是用理論來推理的。有些人比較喜歡講理論,就是相對論。我覺得這裡文字的表達有點硬硬的。

很簡單來講,佛性這個概念,一定要成立「本來具有」。因為「本來具有」,眾生才有辦法成佛。

就像如果你本來沒有文殊菩薩的智慧,你跟他求,那也是沒辦法的啦;也可以說是觀音菩薩的慈悲不在觀音菩薩身上,而是在你身上,但是你身上的慈悲須要開發,所以就向觀音菩薩學習。

其實慈悲跟智慧是一體的精神,也叫做佛性。以現在來講,佛性是比較偏向精神的,這個精神本來就有,才有辦法成立「眾生即成佛」嘛。佛性的關鍵就在這裡。

 

對佛性的認知,有些人沒有辦法接受「眾生即成佛」,但佛性比較沒有辦法用理論來講啦。

「諸佛所證,眾生本具」這個用理論是推不出去的,也沒有什麼理論可以說的啦,需要的是實修。不然怎麼辦呢?對不對?

簡單來講,本來「不垢」「不淨」,但我們從有記憶到現在都是污染嘛,那為什麼呢?這也沒有為什麼。

 

我覺得理論好是好啦,但是要去執行的時候,理論會耽誤到很多事情。

理論就是想很多,起很多懷疑叫理論嘛。找到一個原因以後,又問為什麼是這個原因,就又起一個懷疑,一直起一直起懷疑,這個叫理論。

 

很多人說:「理論清楚以後再修。」但理論清楚以後,就不用再修了!是不是這樣?

很多人認為理論上清楚以後,再修會比較安全。但清楚了就不用修了,因為已經成佛了嘛。就是因為不清楚才要修嘛,不是嗎?

外面很多人講「聞、思、修」,強調一定要讓自己清楚,一定不能迷信。但「諸佛所證,眾生本具」這個只能迷信吶,有什麼合理的解釋呢?找不到啊!很多東西都是找不到的,理論上說不清的。

 

講理論,一定要有個相對:這個長、那個短,這個乾淨、那個不乾淨,這個是有為法、那個是無為法⋯⋯這樣才有辦法講理論。至於「一切本來就清淨」,這就沒有辦法用理論來講啦。你們覺得呢?這還有什麼理論?只能去相信啊!

在你還沒有悟之前,都只能是迷信呢!其實很多人說的「明信」,都只是個想像。佛說一切法性空,有人就相信嘛,相信久了,有一天他就恍然大悟了。這也不是什麼理論可以講的。

 

所以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念佛啊、念百咒啊、做做大禮拜啊、種種福田啊。至於昇起次第啦、圓滿次第啦,這些也說不清楚。

其實密宗有很多的次第,但是說也說不清楚,我也真的沒辦法用中文來表達。反正大圓滿傳承不是很重視表達啦!也不用太多的表達,就是要確確實實的去做,用虔誠的心去念一百遍、念一千遍。這樣不就好了嗎?

 

生氣的時候,知道自己生氣了,那就不要再生氣。心裡生起任何的不好,都要告訴自己要克制。有一點或完全克制不了,那就念念佛,看能不能轉移注意力。

大家就多多念經吧,多多懺悔吧,多種福田吧,然後再加上祈請上師的加持——我是沒什麼加持可以給你們,但是呢,你們可以向歷代祖師祈求加持。

 

反正對於很多事情,心裡不要有排斥。你們雖然接受灌頂、雖然在聽課,或者接傳承,但是你們內心裡有很多的排斥嘛!而且你們不把這些排斥當作邪見,反而當作是理所當然。你們因為有很多很多沒辦法理解的事情,心裡才會排斥嘛!但不可思議,也是沒辦法理解的。

對上師也是,你們找到的上師也只是我而已,那還幹嘛排斥?(眾笑)是不是這樣?那就要學習相處啊!學習相處,久了就會相應啊,不是嗎?不學習相處,師徒怎麼會相應呢,是不是這樣?

 

所以不要去排斥很多事情,你們只能找到我,我也趕不走你們,那我也沒辦法。既然你們趕不走,那幹嘛一直排斥師父?你們心裡要認同師父!

心裡不明白的事情,也不須要弄明白吧。對於很多事情,你們怎麼可能弄明白呢?你們自己很多的思維,自己都不明白,還想明白別人的想法,那就像想用一丈的尺去測量天空啊,這有可能嗎?

烱聰:不可能。

對啊!很多佛經說你去找東邊的邊際,但找得到嗎?

烱聰:找不到。

「究竟」也是不能去想了解的啊!如果一輩子想要了解,到快往生那一天還想要了解,那不就悲慘了嗎?不是可悲了嗎?所以要相信不可思議,就是這樣。

 

那怎麼達到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呢?佛說種福田啊。種福田有很多很多的方式啊,修無常啊、修慈悲啊,上供啊、下施啊,反正心裡要起很多善念啊。其實很多有為法的功德可以引發無為法的功德,這是不可思議的因緣。

 

「因緣」是有為法的功德,「空性」是無為法的功德。理論上這兩個並不相同,是相剋不是相生。但是不要相信這個理論。

反正很多自然的東西,不是任性而成的,是認真,然後變成自然。任性是達不到自在的。很多人認為任性就是自在,那差太多了。你們覺得呢?任性跟自在差很多耶,就像「自由」跟「懶得動」也差很多呢!但很多人都誤會了,是不是這樣?

 

所以這種「相生」、「相剋」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。比如,佛並不是在那裡(師父指中心的文殊菩薩像),佛都在這裡(師父指心),那為什麼我要供佛像呢?這在理論上是不通的!但還是要供啊!歷代祖師都是這麼供過來的,我們不供,那怎麼辦呢?

所以有為法的功德也是很重要的,牢不可缺!在大圓滿裡,有為法的功德也是牢不可缺,所以多多做善,就能慢慢地達到不可思議的境界。

 

但很多理論派的人覺得有為法跟無為法不是相生,那為什麼還要做功德?無為法是空性嘛。這樣就是想太多了嘛!

信行人不會去想那麼多嘛,師父叫他做這個,他就做這個;師父叫他做那個,他就做那個。做、做、做,做到最後,他不就開悟了嗎?

所以不要排斥師父。不然,你就得不到什麼結局,最後結局只是一肚子氣,這樣人生就白來一場。那何必呢?

 

講講理論也好,但我今天的精神比較不佳,不然也可以講。理論有時候是硬梆梆的。你們不覺得嗎?對修行人來講,幫助不大啦!我很少看到重視理論的人實修得很好,幾乎是沒看過。這樣的人只是個學者!學者跟學佛的人差很多呢!

 

學佛就是要有一點傻傻的嘛,學者就是會有些小聰明嘛!對什麼事都要問為什麼。他們問為什麼的時間,我們都可以唸好幾回百咒了呢!不是嗎?

他想「為什麼」的時候,我們念百咒就好了,最後我們心裡寬鬆多了、寬闊多了。想「為什麼」的人,越想越狹隘,不是嗎?很會寫書的人,做人不見得很好啊。做人不見得很好,那他的學術很少能幫助人啦,幫不了什麼人,是不是這樣?

 

真的呢!在世間法裡,一定要有個學術,大家才會相信。但是再相信學術,最後不也是空嗎?沒怎麼幫助到你的精神啊。有些人不怎麼追求理論,但是他踏踏實實地念,他的心裡就自在多了,不空虛了。時間久了,就能判斷出來了。是不是這樣?OK,就這樣吧。

師 秋瘋說
徒建明恭錄
2021/09/29

《獅子吼廣說如來藏》略釋系列

微信公众号连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