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讓你更自在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講記
第十頌
大乘佛教慈悲與智慧雙修之道 分三:
(一)發殊勝意樂菩提心
第十頌 上士道
無始時來憫我者 母等若苦我何樂
為度無邊有情故 發菩提心佛子行
接下來就是上士道。上士道就是大乘佛教的修行道──空性與智慧雙修。
很多人認為:「先有智慧,才有慈悲。」有這種的想法、這種的順序是錯誤的。我們龍欽心要祖師巴竹法王以及噶當傳承的精要都講:「先有慈悲,內心才能生出智慧。」所以我們對這部份要有所瞭解。
台灣佛教徒有非常富裕的福報,但是缺少了智慧與慈悲,這是台灣佛教徒需要改進的地方。
講大乘佛教的修行道,大概分三個科判:如何發意樂殊勝菩提心、修願行菩提心、修菩提心學處。
這一頌講如何發願菩提心
無始以來所有的眾生都曾輪來輪去當過我們的父母。今天輪到你當我的父母,下一次又輪到他當我的父母,就這樣無始以來全部都輪過。只要是眾生,都一定輪流當過我們的父母,而且彼此都是非常親的親人。
無始以來最關懷我們的,就是父母。當父母的一直為子女苦惱,而我們卻自己一個人快樂、修行,這樣即使有任何的享受,又有何意義呢?
因此當等虛空的如母有情眾生都正處於痛苦之中,如果我們只為自己求離苦得樂,這是不可以的、是非常不孝順的、也是非常逆天的思想。這種一般普通的思想,是沒有辦法成為一位偉大的菩薩,未來也沒有辦法成佛。
以小乘來講的話,進入佛門是為了自己能離苦得樂(獨樂),不管所有的眾生;而大乘佛教叫眾樂,認為眾生都曾經當過我們的父母,大家都要快樂,因此不能只有我一個人快樂。
就像父母親在那邊餓肚子,兒子三餐吃得飽飽,你們覺得這種事好嗎?能接受嗎?不能接受的話,那我們大家就要先給這些眾生吃的。這就是大乘佛教很偉大的一個思想,人人都能接受的思想。
我們修行佛法,是為了一切如母的眾生。只是時間上的不同,所有的眾生過去都曾當過我們的父母,自己也都接受了父母很大的恩惠。那麼我們要如何報答這個恩惠呢?就是以修行佛法來報恩,用這種的心態來修行佛法,就是大乘菩提心。有這種大的願力、很大的慈悲心,以及很大的動機心來修行佛法,才是正確。
今天,暇滿難得的人身,我也得了;難遇到的佛法也遇到了;更不容易的是,找不到的根本上師也找到了。三樣條件具足的情況下,我今天就要好好的挺起肩膀、加上勇氣、增加信心,為了讓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夠得度,而修行佛法。能發這個願菩提心,那就稱為佛子行。
這一頌字面上來講,這樣的解釋大概就聽得懂。詳細解釋的話,還有很多可以講,但我們就不詳細解釋了。
其實,佛教也沒有講什麼,它只是順著眾生所想要的去講。由於眾生要的方法都是錯誤,不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得到想要的,所以眾生都是顛倒。
想要快樂,卻造了很多業,帶來的全部都是苦,這就叫顛倒。大家都想快樂,但是不知道怎麼去找快樂,而且找快樂的方法完全錯誤。如果用佛教的思想去找的話,就能找到永遠都快樂的佛果,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。
發菩提心是佛教的用詞,意思是說:「沒有任何自己的企圖,願意好好地服侍眾生,那樣的心就叫發菩提心。」
為什麼不計較利益呢?因為這些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。對父母好,需要什麼理由跟利益嗎?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吧?對父母好,這不叫利益、不叫理念嘛!這是應該的嘛!所以對一切眾生要發菩提心。
有人說:我不認識他,為什麼要對他好呢?沒有錯!今天不認識,但過去世,他們曾經是你最愛的父母。這樣去想,就是大乘佛教很偉大的思想──發菩提心。這是一般眾生根本想不到的事情,而大乘佛教所講的、最偉大的思想,就是這個,密教也是一樣。
其實,不管是密乘或大圓滿,從基礎講起的時候,與中國現有的顯教還是一模一樣的。沒有所謂的學了密宗以後,顯宗的這個也省略掉、那個也省略掉。中國顯教裡面沒有想到的、沒有提到的戒律,都在密乘金剛戒裡面。
所以顯、密為什麼有個次序上先顯、後密的存在呢?就是顯教裡面所沒有提到的,以及不方便提的戒律,到了密乘的時候,就要提、要守這個戒。如果在顯教裡面就提到的話,怕很多人沒有信心,就不來學佛。
所以從小乘開始比較鬆,越深入就越嚴格,到大圓滿的時候,更嚴。大圓滿法以起心動念為戒,動念就破戒了。如果顯教裡面就講「起心動念就破戒」的話,那就沒有任何人要來學嘛!對不對?
以密宗而言,不要說謗,只要起心動念就破戒了。得到身寶瓶灌頂以後,你看到人,起心動念須馬上視為佛,如果看到人,當作是人的話,就破戒了。
同樣,看到水,馬上當水來看的話,就破戒了。看到水,就說是媽媽幾佛母;一看到火的話,就是白衣佛母,這樣才算是守了密乘金剛戒。
所以密教、顯教講的戒律就是這樣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。因此修密教的人批評顯宗;修顯宗的人批評密宗,這都是自己智慧不夠的原因。
從小沒有接觸過的東西,自然而然就排斥,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,卻也是不正確的想法。我從小沒看過的、沒聽過的,突然看到的時候,第一個就是排斥,這是人的本能,但千萬不能因此而造謠誹謗佛法。你們也千萬不要批評任何師父,連眾生都不能批評,那能批評師父嗎?《菩薩戒》裡面講:「不能批評、不得評語眾生」,就是這樣。
今天就講到這裡,今天上的課,大部分都看得懂,你們要看一看、背一背,然後記住,接著就是慢慢的修行佛法。
修行佛法第一個要聽聞嘛,聞就是為了能讓對修行佛法的看法、想法、觀感清楚。
今天是歐陽明師兄的頭七,接下來我們觀想、發願與念誦六字真言迴向給他。願歐陽明師兄以及所有一切亡者,都能夠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光明加持,光芒射到他們,願他們馬上醒來,趕快前往佛法的光上面,跟著一起被接引到彌陀淨土。
摘自《慈悲讓你更自在:佛子行三十七頌》
རྒྱལ་སྲས་ལག་ལེན་སོ་བདུན་མ་བཞུགས་སོ།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講記系列
- 歸敬頌 雖見諸法無來去
- 發起頌 正等覺佛利樂源
- 第 2 頌 貪愛親方如水動
- 第 3 頌 遠惡境故惑漸減
- 第 4 頌 常伴親友還離別
- 第 5 頌 伴彼若使三毒長
- 第 6 頌 依彼若令惡漸盡
- 第 7 頌 自身仍陷生死獄
- 第 8 頌 諸極難忍惡趣苦
- 第 9 頌 三有樂如草頭露
- 第 11 頌 諸苦由貪自樂起
- 第 12 頌 彼縱因貪親盜取
- 第 13 頌 吾身雖無少過咎
- 第 14 頌 縱人百般中傷我
- 第 15 頌 縱人於眾集會中
- 第 16 頌 我以如子愛護人
- 第 17 頌 同等或諸寒微士
- 第 18 頌 雖乏資財為人賤
- 第 19 頌 雖富盛名眾人敬
- 第 20 頌 倘若未伏內瞋敵
- 第 21 頌 五欲品質如鹽滷
- 第 22 頌 諸所顯現唯自心
- 第 23 頌 設若會遇悅意境
- 第 24 頌 諸苦猶如夢子死
- 第 25 頌 求覺尚需捨自身
- 第 26 頌 無戒自利尚不成
- 第 27 頌 欲享福善諸佛子
- 第 28 頌 唯求自利二乘人
- 第 29 頌 甚深禪定生慧觀
- 第 30 頌 無慧善導前五度
- 第 31 頌 若不細察己過失
- 第 32 頌 因惑說他佛子過
- 第 33 頌 貪圖利敬互爭執
- 第 34 頌 粗言惡語惱人心
- 第 35 頌 煩惱串習則難治
- 第 36 頌 隨於何時行何事
- 第 37 頌 勤修諸行所生善
- 流通分 結行
- 附錄 師父的話
- 附錄 挖出你所有的醜陋叫根本上師
- 附錄 談信心
- 附錄 信行人.接傳承
- 附錄 搞清楚怨親,成佛修到一半
- 附錄 四加行的重要性
- 附錄 學習佛法的精神,不學當地的習俗
- 附錄 聞法須知
- 附錄 頂禮的意義
- 附錄 天鼓叩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