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 — 第四頌

Choktrul20231125慈悲讓你更自在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講記

第四頌 觀諸法無常捨現世心

常伴親友還離別 勤聚財物終棄捐
識客且遺身舍去 捨現世心佛子行

這一頌很重要。

第一句『常伴親友還離別』的意思是交往很久很久、非常要好的老朋友,也是會遠離或離開你。

原因有三:第一、各過各的生活,忙得沒時間理你;第二、老了,理不動你了;第三、他也有生老病死,他死了,離開你了。

所以常伴親友都是會離去的。當朋友的時候,自己要有心理準備,朋友隨時都會離開你,不要依賴他。

有些人認為交到朋友後,朋友會永遠服務他,而且好像是應該的,是不是?

你把煩惱講給朋友聽,以為朋友都應該聽,也沒這回事嘛!

更不可以因為朋友不聽你的話,就不舒服,對朋友生氣。

所以很好、很久的朋友,最終還是會各走各的,第一句就是這個意思。

 

第二句『勤聚財物終棄捐』更重要。

辛辛苦苦賺的錢,再怎麼存銀行、再怎麼放保險箱裡面,死的時候,還是帶不走,會離開你的。

 

第三句『識客且遺身捨去』。

身體是客房,靈魂是客人,客人有一天還是會離開的。

像飯店裡面的房客,不會永遠把飯店當作是自己的家住。他只是住個兩三天,頂多也是住一個禮拜就走了。所以身體就是客房,靈魂就是客人,客人會來來去去,沒有一個永久的,所以不要那麼執著。

什麼是不要執著呢?其實就是不要那麼認真、不要那麼當真。不那麼當真的時候,這個人隨時隨地都還好啦!即使生老病死來的時候,也不會那麼難受。因為我有生老病死,他也有生老病死。

有些人遇到生老病死就非常想不開,讓所有親朋好友心情都很不好。有些人生老病死來的時候,親朋好友沒那麼難過,感覺親朋好友都很溫馨。這些都跟生老病死沒有關係,跟自己執著的程度有關係。

對自己的執著不要那麼當真嘛!這句話是說交朋友也不要那麼當真。

很多人交朋友都有個利益存在,存著我跟他好一點,有一天我用得上他的想法,是不是?

這種人交朋友,也不是那麼單純地交朋友。自己表面功夫做得好,沒有被朋友發現,就說你是很好的朋友;自己表面功夫做得比較不好,被朋友發現,就說你不好。其實很好的朋友,後面還是有個利益存在。所以對這種朋友,不要那麼當真,有一天跟你翻臉的時候,才不會那麼難過。

再補充一些,這個「離」有很多種解釋,翻臉也叫離;翻臉還從背後捅你一刀也叫離;或是他死了、他搬家了、他出國了、他移民了,種種的可能都有,也確確實實存在著很多的可能性。

所以,朋友不一定是永遠的。我們都分別這個是永遠的朋友,那個是暫時的朋友,不要執著那麼多,執著那麼多的話,會給你帶來很多痛苦。

 

第四句『捨現世心佛子行』,是說有些人捨不得吃、捨不得穿、捨不得分享給別人,自己又捨不得用,也沒有辦法給別人,這樣存、存、存、存了半天,最後早晚都會走,走的時候,財產還是得留下來。

從釋迦牟尼佛開始,就沒聽說過有人活到五百歲,也沒有聽過活超過兩百歲的。所以這一生、這一輩子種種的名譽、利益……等等,標準看低一點,只要夠用,差不多就好。你環境好就過得好一點,環境差就過得差一點,都是一樣過。

不要認為過得好就要更好,過得不好就怨天尤人,得失心不要這麼重。總之,這輩子不要把人生的得失看得這麼嚴重啦!

有很多的理由,都須要靠自己告訴自己。就像生老病死應該來的,不只是我一個人的事,人人都有份。

我曾講過「閻王請帖不擇吉日」,大家都會平分到閻羅王的禮物,沒有說你拿得多、我拿得少,沒這回事。所以大家都會生老病死,希望能想開一點。想開一點,人生就過得健康一點。

反正就是這樣,人生苦短,沒辦法讓你每天都心裡很滿意、很快樂。當遇到不如意的時候,沒有關係,要逆來順受,用修行佛法的各種思想,很多的理由去把它轉成好的、順的,就好了。

今天好與不好,都是你心裡想的。怎麼想就成怎麼樣,外在並沒有所謂真的好與不好,全看你怎麼解讀。

例如:運氣不好或遇到倒楣的事,用佛教來解讀,就是「應該來的,來得很好。」把它當成我修行的考驗,是佛陀大慈悲、菩薩大慈悲,讓我提早修行佛法。

就像是比賽,讓我提前比賽,比賽過關就算了嘛!過了就好了,被打敗了就不行,用這種心態來接受,就沒事了。

我多講一點,看能不能有一兩句話留在你們心中。留得住的話,那我講的課就有利益;全部都忘記的話,那也沒什麼意思。所以我就再努力地講。

新的一年,開始講課,我比較不會講好聽的話,語氣不好,你們多多包涵。

語氣不好是為你們好,對我也沒什麼好處。其實我自己估算過,語氣好一點,我也會過得更好,對不對?供養也拿得更多,徒弟請客比較多,但是我們不要這樣互相騙來騙去。

希望大家都能夠把我講的話,留在心中,有一天遇到生老病死的時候,確實很好用。今天先提醒你們,有一天遇到生老病死,心裡能早有準備。

摘自《慈悲讓你更自在:佛子行三十七頌

རྒྱལ་སྲས་ལག་ལེན་སོ་བདུན་མ་བཞུགས་སོ།

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系列

  1. 發起頌 正等覺佛利樂源
  2. 第 1 頌 此生幸得暇滿船
  3. 第 31 頌 若不細察己過失
  4. 第 32 頌 因惑說他佛子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