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讓你更自在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講記
第 22 – 24 頌
2. 修願行菩提心 分二:
(1) 於禪定中修無執離戲
第二十二頌
諸所顯現唯自心 心體本離戲論邊
知已當於二取相 不著意是佛子行
今天接下來講如何修勝義菩提心。菩提心有:一、入定中離戲如此修;二、出定中於任何貪瞋癡的對境無執著去行。
第一句就是情器萬物、一切諸法,有形、有色、醜美、苦樂,一切的一切,全部都不存在一個實有,都是我們無始以來自己的無明所顯現。
像剛出生的嬰兒,什麼都不知道,人家對他笑,他就回應高興的表情;父母兇他,他也會表現不高興。這些都是由於無始無明,讓這種執著的習氣存在。
再加上長大後,我們一直教他,這個叫什麼東西、那個叫什麼東西,把一切諸法的名相全部告訴他,所以他也會認為這個好、那個不好。這樣一而再、再而三累積,長大以後,又有個性的問題。
現在大部分都歸因於個性的問題,其實跟個性沒什麼關係,總是看前世修得好不好。前世的執著太重或前世沒那麼執著,只是這樣的因果分別而已。
例如:有些人這一世很會鑽牛角尖,把本來沒有的事情想成有,一直想成「有」,有一天產生了這個「有」,危害到自己,身心都不舒服,身心都不快樂,這種情形很多。
跟他說「沒有」,但對他來講確實有感受。這些實際上沒有的東西,都是因為我們把它想成「有」所造成的。這些都是「三界唯心、萬法唯識」的道理。
所有這些情器萬物、美醜苦樂,仔細去想的話,都是我們心所變現的。
簡單來講的話,我、我、我,每個人都有個「我」的思想,但仔細去追究,有「我」的思想在哪裡?「我」在哪裡?
頭髮是不是我?眼睛是不是我?鼻子是不是我?分開的話,就是沒有一個「我」,真的找不到一個「我」。找不到一個讓我們那麼認真、那麼在乎的「我」。
但是呢?模糊的話,全部組合起來,好像是有個「我」的存在;踢他,好像有個反射的動作。對他好一點,他就表現好一點,對他不好,就表現不好。
就像鏡中的影子一樣,扮鬼臉,它也跟你扮鬼臉。笑,它也會跟你笑,只是類似這樣的關係存在而已,事實上不需要那麼執著和認真,因為就是「沒有」!
真的悟了無我的人,他就無所謂,他是真的放任,住哪裡都可以,穿什麼都可以。穿也可以、不穿也可以;吃也可以、不吃也可以。對好、壞完全都沒有執著。
所以外界這些萬物事實上都是真的沒有,不要說外界沒有,執著外界的心,一想下去也沒有。
初學者一起煩惱,貪瞋癡就來了,馬上就拳打腳踢下去。但是情緒平靜的時候,「心」真的沒有嘛!否則心在哪裡?找不到!應該是找不到。你們有看過嗎?
我們說每個人都有「心」。我問你們,心在哪裡?有看過嗎?有摸過嗎?有色嗎?有形嗎?有嗎?有沒有不用我來說,問你們自己,就知道。
心也是離戲。不論有、無、常、斷、生、滅、來、去、垢、淨等等,所有的戲論都不存在,都遠離。能知道能與所一切諸法的本質的話,那麼對外界的美、外界醜的那個執著,自然而然全部都遠離。
大圓滿裡常常講的就是塌下來。一棟高樓大廈塌下來化為平地,類似這樣。所有的執著、所有貪瞋癡的造作,全部都塌下來,如此入定於虛空空性,這個叫做真正的勝義菩提心。
斷除輪迴的因也是這個,斷除煩惱的苦也是這個,帶來永恆的快樂也是這個。不懂這個,那就是永遠一錯再錯、錯了又錯,永遠都是煩惱,沒有結束的時候。
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大家都背熟了,《心經》裡: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,然後呢?不一不異、不來不去,等等的一切諸法都包含在這八個裡面。這些不是我們把它去掉的,而是本來就是沒有,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。
所以不是向文殊菩薩借個劍砍掉,或是向藥師佛借個甘露寶瓶把它洗掉,也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神通,把它斬斷。沒有這種事!
釋迦佛說過:「我如何解脫,如此告訴你,要如何解脫,就看你了。」就是這樣,這個意義就在這裡。
這個講下去的話,《中觀論》全部都包含在裡面。下一頌就是講消除對貪境的執著,以及破除對瞋恨對境的執著。
(2) 後得時破除貪瞋對境的實執 分二:
1) 如何破除對貪境的執著
第二十三頌
設若會遇悅意境 應觀猶如夏時虹
雖現美麗然無實 離貪著是佛子行
第一頌是說要破除對貪境的執著。通常我們見到自己喜歡的、好的、有興趣的、讓你舒服的,馬上就想擁有。但我們不要一看到就想擁有嘛!對於喜歡的,看過就算了,不要什麼事都想擁有,這一頌的意思就是這樣。
不是錯在我們看到漂亮的,而是錯在自己想去擁有,想去擁有這才會錯誤,才會生出很多的問題。
比如兩個人去看同一個人,其中一個人看了覺得很美,這樣就過去了;另一個人也覺得很美,並且想擁有,那就會出問題,所有的問題都是如此。
看起來眾生的苦惱、煩惱,好像是各式各樣,其實也沒有那麼多,就只有一個:想擁有完美的。有這種的想法,那就千錯萬錯,生生世世都帶來苦惱,讓你夜不成眠、日無胃口,就只在那邊想擁有、在那邊煩惱,就是這樣。
第二句「應觀猶如夏時虹」,意思是不要想擁有,就像夏天的彩虹一樣。夏天的彩虹看起來很漂亮吧!但沒有人說把它剪一半,搬回家。
如果覺得夏天的彩虹很美,搬一半放在家中客廳裡,會很好看,就這樣去追求的話,是不是很苦啊?這是不可能的事情,拿不到嘛!
夏天的彩虹色彩很美,又配上綠綠的草地更美。天空一半晴天、一半浮雲,加上下午微弱的太陽光照下來更是漂亮。這時大家心裡覺得很舒服、很輕鬆,但這樣的美頂多五分鐘,一轉眼就又沒了。
男人的眼中女人最美,女人的眼中男人最美,同樣的各人喜好不同、興趣不同,所有眼中覺得美的,都要小心一點,不要想擁有!
真的完全放不下的話,也要想這只是暫時的,人美頂多也是五年,超過就會老。東西用五年就知道開始折舊了,任何東西都不可能跟剛買的一樣,還是那麼美,不可能的!一定會破損,所以就是不要想擁有。
第三句講「雖現美麗然無實」。無實,實在的實,無執著嘛!白話來講就是,不要想擁有,都沒事!但是我們做不到。
不管學不學佛,想要生活過得快樂一點,一定要有這個思想,才會看得開。完全沒有這種概念的話,永遠都看不開,越搞越執著、越搞越迷糊。
所以今天對任何的事情,任何的世法、佛法,入世法、出世法,都要有這種基本的概念,也就是不要去想那麼多,就對了。
第四句「離貪著是佛子行」,這一句講對這些不要有貪念。今天聽到以後,不管有學佛、沒學佛都要有這種的概念,才會做得更多,才會讓自己的利益更大。沒有這種心胸、沒有這種思想的話,那永遠都是過得很苦。
有些人過得很苦,就是對這些執著太重了;有些人過得滿輕鬆的,為什麼?他執著沒那麼重,這些都是看個人。
有些人怪業障,但業障也是你的錯,上輩子做不好啊!看這輩子做得這樣,下輩子也沒有好到哪裡去。
超度牌位、消災牌位怎麼寫,還是差不多、差不多啦!其實已經到了佛菩薩保佑的極限了,對我們的所作所為,已經超出了佛菩薩庇佑的極限了,所以佛菩薩也沒有辦法,這是因果的問題。
佛菩薩說:「我自己都需要守因果,我還叫人家給他特別待遇啊?沒有這回事。」所以佛菩薩已經對我們很特別了,我們已經活得很好,佛菩薩已經庇佑得非常非常的好,沒有比這個庇佑更超過的了。
我們自己想想看,我們每天都做了什麼?做了很多的罪業嘛!那怎麼還能過得很好?已經剩下沒多少福報了,所以大家真的要謹慎。不謹慎,就真的變成越學佛,煩惱越多,就是這樣。
本來煩惱很多,可以用佛法來解除煩惱,但現在台灣一般人都是用佛法來增加煩惱,那就誰也沒辦法救了。
比如藥壞掉了,還吃下去,那就沒辦法解毒了,找不到什麼可以解的了,就是這樣。小心一點、謹慎一點。
不要做太多壞事。壞事,不一定是指殺人、放火、偷盜這些。我們有時心裡不爽,就一天到晚想:「人家發財,我不甘願」;自己受苦時,就怨天尤人;看人家過得好,又心裡不爽;自己過得苦,又不甘願,這就是造業嘛!除了這以外,沒有可以造業的。
所以一直追著貪跑,這就叫造業;一直瞋,跟人對抗,這也叫造業;一直癡,昏昏的下去,這還是叫造業。對貪不要追著跑、對瞋不去對抗、也不要那麼昏昏沈沈,那就算不造業了。
總之,貪瞋癡三個做下去就是造業,造業的定義就是這樣,其它也沒有什麼造業的。
所以造業不是像台灣人講的,在工廠做工的黑手一樣,手黑黑的、腳髒髒的,以為那個是造業;而手腳洗得乾乾淨淨,家裡香水噴得香香的,這樣就沒有造業,沒這回事!
住在都市裡造業造得多。比如台北跟高雄比起來,台北造的業比較多;台中跟台北比起來,台北造的業也是比較多。住在鄉下貪瞋癡沒那麼多,造的業比較少;住在城市裡貪瞋癡很多,這個叫造業。
我們沒辦法也做不到離家出走,但遇到任何不愉快的時候,就拿這些來用。
不愉快歸結就是貪的問題,追著貪念嘛!追著跑就是想擁有嘛!這樣就不愉快囉!所以要漸漸減少這些貪念。
但不是說:「哦!明天開始就不用上班了,不掙錢了,什麼都不管了。」修行人是真的什麼都不管!但你們是不想工作、不想上班,卻還想要有錢花,這樣也不是叫修行。
不要的時候,就是好壞都不要,這叫做「好壞得失無關浪者行」,這個跟我們的懶惰不一樣。不想做事跟修行者捨世是完全不一樣的,聽清楚了,就這樣。
2) 如何破除對瞋境的執著
第二十四頌
諸苦猶如夢子死 妄執實有起憂惱
故於違緣會遇時 觀為虛妄佛子行
在較早期的時代,大家不是那麼在乎昨天做夢的內容,但現在的台灣人開始連夢都執著進去了。夢到不好的事情,就變得很緊張,怪東怪西。這表示這些人已經沒有用了,因為連夢境都很在乎,沒有辦法把夢當成假的。
夢本來就是假的。雖然有些夢很準,但三百六十五天裡,巧合的事情更多了。不要光說夢,有時你今天早上突然想,那個人死了嗎?剛好那個人死了,你就以為自己很厲害啊!但事實上想的人有多厲害,自己最清楚,其實只是剛好想到而已。
有些人連作夢都很在乎,比如昨晚作個惡夢,今早心情就很不好,臉看起來臭臭的,問他怎麼啦?說昨天作了一個被打的惡夢。有些人就是這樣,連作個惡夢都不可以。
這一頌講:當種種苦惱來的時候,就把它當作是夢。比如夢中最寶貝的兒子死了,如果我們把它當作是真的死了的話,那麼這個母親會瘋掉。但兒子確實沒有死,只是母親昨天做惡夢而已。
所以做了惡夢應該要這樣想:「哦!沒事,不會有事,師父告訴我,夢是夢,事實是事實,我昨天想太多了,今天才做夢。」所謂日有所思、夜有所夢嘛!確實有連接的關係存在。
所以我們遇到不如法的時候,遇到窮的時候,心想,啊!窮也是假的,就好了。
遇到很不順的時候,心想,哦!不要把不順的事情,看成那麼難受嘛!不順也是如夢幻泡影嘛!只是像做夢一樣,過去就算了。
同樣的昨天被人家罵,今天不要還記著啊!把它當作做夢就好了;昨天不愉快的事情,今天想到它的時候,就好像是做夢啦!不要去執著。
所以不要把這些夢當作事實。能這樣去行,這就是佛子行。
我們常常昨天被說了一句,就氣到今天。我們應該把它當作:「哦!昨天做夢說的,又不是他說的。」
很多事都可以有理由,那這也可以當作是一個理由來用,可以安慰自己。反正什麼事都安慰一下,心就平靜下來,就沒事。
當你一氣憤起來,不要一直找各種理由,去加油添醋,否則就真的想打人。所以不要這樣想下去,就不會產生問題,這一頌就是這樣的意思。
很多事都只是雞毛蒜皮而已。有時剛好昨天沒時間想,等事情忙完了,今天睡醒了,才想:「哦!昨天他是不是這麼跟我講?這是非常不合理的,他是不是看不起我?是不是對我態度很不好?」今天這樣去想,接著就開始氣,開始打電話或是開始找人罵。其實也沒這回事,這些都是自己加油添醋的。
昨天剛好忙,忘記了,你也沒有少一塊肉;今天事情忙完了,沒事幹了,就想起來。
這些種種都是假的,所以不要那麼執著,不要那麼認真。我有很多事情要忙,我也沒有時間理你,沒時間跟你吵架,我忙得不得了,這樣去想就好了。
不值得吵,吵來吵去,吵了半天、氣個半死,搞不好最後變成跟你常在一起的好朋友,何必呢?吵的結果應該是去降伏他,或是離他很遠。如果趕也趕不走,越吵他,越黏你,那乾脆就不要吵,不就沒事了。
不要花這個功夫去吵、不要花這個力氣去吵,把這種力氣拿去作別的事,很多事情都可以做成功的。
比如做功課,可以做很多很多;大禮拜,也可以做很多。拿來念六字真言,搞不好念十萬遍都有可能。
念的時候,「嗡、瑪、尼、貝、美、吽」每個字實實在在地都在心裡面嵌得很深。把吵架的力氣,拿去念咒的話,每個字的顏色、每個字怎麼放光、每個字怎麼上供下施,全部都記得很清楚。但是我們的力氣都是花在別的身上,念瑪尼咒時,就開始打瞌睡了。
我們不要這樣的浪費,有些事不要那麼認真,要好好去用功。我講的這些都是每個人會有的事情,因此就要去改。
學佛就是要改呀!學佛就是要學正確的佛法,不要去用什麼有的沒的。
剛開始初學的時候,佛講了一堆有的沒的,比如要找香啦!除障香、甘露水、金剛帶,講了一大堆,還是安心一下而已。最後,時間到了,一萬條金剛帶包住你的全身也綁不住,還是被閻羅王押走了。這些真的是沒什麼用,對不對?
總之,煩惱生起時,大家都把它想成是假的就對了。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中的每一句都要牢記,每句每句都用心去想,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好笑,有時候會恨自己,為什麼那麼沒智慧、為什麼這樣搞下去呢?這樣就對了。
摘自《慈悲讓你更自在:佛子行三十七頌》
རྒྱལ་སྲས་ལག་ལེན་སོ་བདུན་མ་བཞུགས་སོ།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講記系列
- 歸敬頌 雖見諸法無來去
- 發起頌 正等覺佛利樂源
- 第 2 頌 貪愛親方如水動
- 第 3 頌 遠惡境故惑漸減
- 第 4 頌 常伴親友還離別
- 第 5 頌 伴彼若使三毒長
- 第 6 頌 依彼若令惡漸盡
- 第 7 頌 自身仍陷生死獄
- 第 8 頌 諸極難忍惡趣苦
- 第 9 頌 三有樂如草頭露
- 第 10 頌 無始時來憫我者
- 第 11 頌 諸苦由貪自樂起
- 第 12 頌 彼縱因貪親盜取
- 第 13 頌 吾身雖無少過咎
- 第 14 頌 縱人百般中傷我
- 第 15 頌 縱人於眾集會中
- 第 16 頌 我以如子愛護人
- 第 17 頌 同等或諸寒微士
- 第 18 頌 雖乏資財為人賤
- 第 19 頌 雖富盛名眾人敬
- 第 20 頌 倘若未伏內瞋敵
- 第 21 頌 五欲品質如鹽滷
- 第 25 頌 求覺尚需捨自身
- 第 26 頌 無戒自利尚不成
- 第 27 頌 欲享福善諸佛子
- 第 28 頌 唯求自利二乘人
- 第 29 頌 甚深禪定生慧觀
- 第 30 頌 無慧善導前五度
- 第 31 頌 若不細察己過失
- 第 32 頌 因惑說他佛子過
- 第 33 頌 貪圖利敬互爭執
- 第 34 頌 粗言惡語惱人心
- 第 35 頌 煩惱串習則難治
- 第 36 頌 隨於何時行何事
- 第 37 頌 勤修諸行所生善
- 流通分 結行
- 附錄 師父的話
- 附錄 挖出你所有的醜陋叫根本上師
- 附錄 談信心
- 附錄 信行人.接傳承
- 附錄 搞清楚怨親,成佛修到一半
- 附錄 四加行的重要性
- 附錄 學習佛法的精神,不學當地的習俗
- 附錄 聞法須知
- 附錄 頂禮的意義
- 附錄 天鼓叩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