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淨煙供講記 七支淨供

七支淨供

山淨煙供講記
七支淨供

無造本覺然而中頂禮

本然是指我們本來的面目,或叫覺性,也叫做智慧,梵文叫做「般若」,也就是本慧、光明。

基是法身,本然啟動我們的心跟念頭,這個就是報身跟化身,這樣是分別來講的。

這種究竟三身果位圓滿的頂禮,是屬於正知正見而頂禮,不是普通的禮拜而頂禮。

正知正見為勝義皈依,正知正見為無上的頂禮,正知正見為無上的懺悔,正知正見為無上的種福田,所以能正見本來面目,就稱為「頂禮」。

 

中邊遠離光明獻物供

深、邊也可以叫中、邊。中跟邊,一個是中間,一個是周圍。沒有所謂的中,也沒有所謂的邊,所以中、邊兩個都遠離。

這也是前面講的法身佛本然面目的名字,只是名稱不一樣,意思是相同的。

以中、邊遠離的法身中入定為供養,這是直接入定於本來面目中為供養,也是勝義的供養。

至於供水、水、花、香、燈、塗……,這些是共同的供養。如果像普賢雲一樣供養的話,那麼福德資糧也會圓滿;證入智慧的話,智慧資糧也會圓滿。福德、智慧二資糧圓滿,這樣去觀想
也可以,最重要就是如此。

 

輪迴涅槃平等界中悔

十方法界歸納的話,就是輪迴、涅槃。沒有不被輪迴、涅槃包含的法,所以輪迴、涅槃裡面包含所有的萬法。

一切法無自性而平等,你無自性,他也無自性;這個無自性,那個也無自性,無自性中大家都平等了。

平等就是一樣,有同樣的特點在,才叫做平等,所以同樣有無自性的特點,叫做平等。

一般來講的話,過去和現在所造的業,都要用四力來懺悔。在法界無自性中放之,也算是一個無上的懺悔,就是這個意思。

 

離意法盡大位隨順行

離意法盡大位隨順行,所講的就是大圓滿不共同的四相:法性現見、覺受充沛、法性進詣、法性窮盡。這四相究竟後,第六意識所有的作意、思慮都遠離,能所二取一切相在法界中消失。消失以後呢?業障、煩惱跟習氣全部都漸漸的清淨,這就是本初法界中解脫。我們隨喜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,隨喜這個功德。

 

如是大圓勝慧請轉輪

大圓滿基、道、果的意義,包含一切所有,分為本淨跟如成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成,因為只能以如成(頓超)來分次第,其中大圓滿講的四燈可以說是一個次第的分別。至於本淨立斷是沒辦法分別的,也沒有一個次第可以分。

其實請轉法輪這個法也是本來就存在的。所以這個地方講的請轉法輪,不是把沒有的東西說成有,有的東西說成沒有,沒這回事,不能這樣想。

大圓滿講的就是本來。這樣一個祈求或是祈願,就是請轉法輪。

 

三界有情永斷虔祈請

之前翻的「普渡」,改成永斷也可以。

祈求十方諸佛、菩薩不要涅槃,無止盡地住世,直到眾生永斷輪迴為止。這樣不斷地祈請,沒有度盡眾生之前,請不要涅槃,就是這個意思。

 

三輪體相離邊彼岸迴

不是三輪體空,是三輪體相。三輪「體相」離邊,這個才有意思嘛!

原來翻譯為三輪「體空」的話,離了,那就沒有辦法嘛。

也可以翻成離空、離邊、離處都可以。

眾生共同的彼岸就是涅槃,三輪體相離邊彼岸迴,就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所有的功德,遠離三輪體相的執著,迴向所有眾生都能到達彼岸。

 

簡單來講,這七供就是一個金剛三摩定,以七種不同的角度來做七供。不是一般共同的供養,它是個三摩定,有不同的境界,不同的名相,就有七種出來了。

佛菩薩沒有欲念,但是有個願心、運心。經典上講佛先以某某因緣,再依著什麼金剛三摩定啊!例如不變三摩定等等。

經典裡面有很多等持,比如釋迦牟尼佛進入平等大內等持啊!這些種種不同名字的等持,其實講的是一個。所以《大藏經》裡面講,佛先進入什麼什麼三摩定,就開始講經說法了。

今天就講到這裡。

 

師 秋瘋說
徒御宸恭錄
2013/05/07

本文節錄自《大界神幻》第 10 期《山淨煙供》講記

大界神幻第 10 期 PDF 檔下載

山淨煙供講記系列